- 知識貢獻
- 收藏
- 建材網友
- [106418]
-
時尚涂料"抹"去文化底色 中國城市染上"色彩病"
- 評論:0 瀏覽:2260 發(fā)布時間:2007/2/27
- “中國的很多城市現在都成了一個‘大花臉’,不好好洗臉是不行了!苯眨诒本┡e行的“2006中國科協年會——城市色彩與和諧居住環(huán)境”專題論壇上,專家們一致認為,目前中國大多數城市存在著幾種亟待解決的“色彩病”。
癥狀:“大花臉”加“實驗場”
據專家們介紹,目前中國的城市“色彩病”突出表現在3個方面。
一是很多城市長了一張“大花臉”。為突出與眾不同的個性,不少設計師過分關注單個建筑,往往將自己的作品打扮得五顏六色,{TodayHot}卻不考慮和周邊景觀色彩的協調性,很多城市逐漸被涂抹成了難看的“大花臉”。專家指出,在不少設計師和開發(fā)商看來,具有亮麗外觀的建筑比較搶眼,但當城市里到處都充斥著這類建筑時,難免會造成視覺污染。
二是“光污染”和色彩“實驗場”傾向嚴重。隨著經濟的發(fā)展,不少城市、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改變自身形象、打造“標志性建筑”的愿望非常迫切,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往往缺乏先進理念,為了彰顯“現代性”,盲目地貪大求洋或互相攀比,將一些西方國家在城市化初期流行的元素照搬過來,比如過度使用玻璃幕墻等極易造成“光污染”的建筑材料。有專家指出,部分城市甚至有變成城市建筑色彩“實驗場”的傾向,需要警惕。
三是千城一面缺乏文化底色。有專家無奈地表示,{HotTag}近些年出差去很多地方,除了在賓館休息外,都不太愿意到城里走動,“反正走到哪個城市都一樣”。此外,城市建筑大量采用人造色彩替代原有的自然石材、木材等材料的顏色。時尚涂料一次次地“抹”去了天然之色,也“抹”去了傳統(tǒng)文化的底色。
癥結:“缺乏規(guī)劃”加“長官意志”
為何中國城市會頻頻出現“色彩病”?該如何診治這些“色彩病”?專家們仔細分析了背后的原因,并給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議。
一是缺乏統(tǒng)一的城市色彩規(guī)劃。專家們普遍認為,長期以來,由于缺乏對建筑與環(huán)境色彩的深刻認識,中國的絕大多數城市缺乏統(tǒng)一的色彩規(guī)劃,更談不上對色彩的規(guī)范和監(jiān)督管理,導致建筑領域的色彩應用比較混亂。
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、設計藝術學院院長宋建明教授表示,國內很多建筑自以為是“歐派”、“現代派”風格,但是這種失去了自身歷史、文化內涵的設計強調短期時尚,忽略了對本國傳統(tǒng)的借鑒,恰恰是“沒有根基的風格”,同時也導致大量的中國城市形象陷入“中國人不滿意、外國人不認同”的尷尬境地。
二是在城市規(guī)劃中還存在著“長官意志”。色彩設計背后蘊涵著自然、歷史和文化等深厚的內涵,有其規(guī)律可循,因此絕不能僅憑某個人一拍腦袋就匆忙決定。但目前國內在城市公共場所的設計規(guī)劃上還存在著“長官意志”,有時候一條街區(qū)的改造甚至取決于某一任領導的個人喜好;而在商業(yè)建筑的設計上,又往往是開發(fā)商說了算,這種狀況應盡快得到改變,應多聽取色彩專家的意見。
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景觀園林研究所所長孫鳳岐教授建議,國家建設部應盡快制定統(tǒng)一的色彩設計規(guī)范和嚴格的審核標準,而各級地方政府的負責人也要充分重視城市的色彩設計,“希望每一個市長都能對此心懷敬畏,尤其是旅游城市、文化名城和具有人文特色的中小城鎮(zhèn),一定要把自身傳統(tǒng)延續(xù)下去,把城市的特色表現出來。”
添加/查看評論(0)
查看更多相關知識
熱點知識推薦
上周貢獻知識排行